美禁令意外激活华为昇腾芯片全球爆发!外媒评价,这是亲手送了一份大礼

08yt

 

美国禁令与华为芯片的意外崛起

5月14日,美国突然宣布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华为昇腾芯片,这一消息震动了全球科技界。这不仅要求任何国家使用华为芯片都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,还切断了英伟达与中国AI企业的合作渠道,甚至禁止美国AI芯片用于训练中国大模型,封堵了第三方采购途径。从最初的“不卖给你”,到如今的“不许别人用你的”,美国的举措展现了维护技术垄断的强烈意图。

然而,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华为的实力。在无法获取国外资源的情况下,华为依然突破重重限制,推出了性能卓越的昇腾芯片。外媒纷纷评论,美国的禁令无异于为华为送上了一份千亿美元的“广告大礼”。昇腾芯片的处境,与此前麒麟芯片的经历颇为相似——原本低调前行,却因美国的高调制裁而名声大噪。

美国针对华为的一系列措施,初衷是遏制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。禁令反而成为华为昇腾芯片技术实力的放大器。数据显示,此前因英伟达H20芯片禁售,国内三大云计算厂商的昇腾芯片订单暴增,华为紧急启动了大规模生产模式。更有甚者,沙特原本与英伟达签订的500兆瓦数据中心订单中,40%的GB300芯片集群因政策风险转向昇腾方案。

性能方面,昇腾910C单卡性能已接近英伟达H100的96%,而华为最新推出的Cloud Matrix384集群,在内存带宽上甚至超越英伟达的NVLink72系统。当市场发现“不能用”的芯片实际上“更好用”时,客户的选择速度超乎预期。昇腾芯片不仅在性能上逼近英伟达,其成本和价格优势也显著,极大压缩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。

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公开表示,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,在计算技术、网络技术和软件能力上表现卓越。2024年和2025年初,英伟达的报告中多次将华为列为主要竞争对手,涉及芯片、云服务、计算处理和网络等多个领域。这表明,华为的崛起已对美国AI硬件技术优势构成了实质性威胁。

美国禁令的背后,是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焦虑。过去十年,中国从“求着用国产芯片”到如今“凌晨三点催货”,市场格局已彻底改变。昇腾生态的迅速成长,迫使此前因兼容性问题犹豫的云服务商加速整合昇腾芯片。数据显示,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已达英伟达方案的85%,而华为工程师透露,来自头部企业的实战反馈缩短了下一代昇腾920的研发周期。

更重要的是,全球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华为。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家在美国的压力下虽左右为难,却悄然与华为签署算力合作协议。华为在马来西亚槟城新建的芯片封装厂,预计2026年将满足全球30%的相关需求。美国的高压政策,反而让更多国家意识到华为芯片的潜力。

这场禁令看似凶猛,却意外助推了华为的全球化进程。正如比尔·盖茨2019年的预言,当替代成本低于忍耐阈值时,封锁只会成为“自杀”。在最新的国际AI标准会议上,华为提出的异构计算互联协议获得67个国家的支持,而英伟达的提案因“含美量过高”被否决。欧盟AI监管机构甚至将昇腾芯片列入可信赖供应商名单。

回顾历史,华为从2018年遭遇制裁以来,始终未被压倒。2025年,昇腾芯片已占据国内80%的人工智能训练市场,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不得不承认低估了中国科技的韧性。这场禁令最终成为科技史上经典的“回旋镖”案例——美国越是疯狂封堵,华为的替代逻辑越是坚不可摧。

从鸿蒙生态到昇腾芯片,外部压力只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。华为的崛起不仅是企业层面的胜利,更是中国科技产业迈向全球的缩影。当一个科技霸主开始禁止别人使用你的产品时,这恰恰说明你的优秀已构成威胁。华盛顿的决策者或许该反思,他们设置的障碍,最终阻碍的不是华为,而是他们自己。

华为加油,中国科技继续闪耀!

发表评论